急求薛宝钗的经典诗句( 六 )


【诗词鉴赏】:接着探春、宝玉的词后,黛玉便写出这首“缠绵悲感”的《唐多令》 。
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
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 。
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
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 。
”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临江仙·柳絮》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人物薛宝钗所作的一首词 。
该词为五首柳絮词之一 。
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 。
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 。
薛宝钗写了这首《临江仙·柳絮》,体现出她乐观向上、洁身自好、坚持自我的特点 。
我心目中的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她 诗词歌赋 样样精通她 美丽善良 待人和善她 品质端庄 恪守礼节她的情流露于细节 她的爱不轻易展露出她与宝 、黛 之间的感情纠葛 是贯穿小说的主线她是薛宝钗曹雪芹笔下 一位集智慧、礼仪、思想等于一身的完美女性薛宝钗大方贤惠,饱读诗书,更可贵的是能随机应变,可以比为百合 。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
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象的创新性 。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
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 。
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 。
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 。
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 。
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 。
虽然作者对薛宝钗的塑造更大程度上时对这一形象的批判与讽刺 。
然而,四季欢歌变幻,岁月更迭而去,现在人的眼光和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广大读者眼中,也许她才是最优秀的 。
薛宝钗一出场,书中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 。
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
”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很会做人和处世 。
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 。
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 。
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
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礼貌待人,不以有色眼镜看人,尊重穷人么?
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两首诗词
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
柳丝榆荚自芳菲,哪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
昨宵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自感身世之作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林黛玉仿《春江花月夜》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