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关于划船、采莲的古诗词( 五 )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
3、《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 。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4、《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翻译: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5、《秋莲》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
翻译: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 。
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
采莲曲的这首诗的意思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
原文: 《采莲曲》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扩展资料: 赏析: 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 。
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 。
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 。
”(《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 。
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 。
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 。
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 。
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 。
“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采莲曲 ...
关于莲花的古诗词
1、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译文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
2、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