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物语》读后感怎么写?( 三 )


“人间五十年,与天下相比,如梦亦似幻,一度得以生存者,岂能有不灭之理 。”
由此他便展开了自己二十余年的野望之路,可谁又曾料到,这同一句话竟也成了他被叛军包围时,无可奈何吟诵的辞世句呢?
或许我们不该光去哀叹人事无常,命途多舛 。实际上 。命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它虽然是我们一半行动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几乎一半供我们支配 。盛者虽然必将衰败,但盛者可砥砺前行,负重致远,尽力维持兴盛;骄奢之人确实难以长久,横暴之徒也终将自寻死路,但骄奢之人放下屠刀,亦能立地成佛,横暴之徒幡然醒悟,也能浪子回头 。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大获成功,除了维新志士的前赴后继,也跟作为对手的德川幕府止戈为武密切相关 。残酷无情的阿育王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也是因为他在得到了生命真谛后痛改前非,乐善好施,才得以名垂千古 。而书中的平家亦因为有人一心向佛,最终得以在海底往生极乐 。若无此等有识之士回头是岸,亦无历史上的灿烂千阳 。
更进一步来说,即使万事万物终将化作尘埃,对寻得人生意义的人来说,这也早已是身外之事了 。平家确实是咎由自取,但他们也能成为警示后人的一次重要教训,告诫人们万万不可忘掉自身限度;特洛伊的灭亡是无可避免的,但在灭亡之前,他们如流星般掠过历史的天空,留下了《伊利亚特》里那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传说;罗马的衰落也是命中注定的,但在步入暮年之前,他们留下了遍布欧洲的大道和流传至今的罗马法,让我们至今还能说:“让我们感到奇怪的现象,并非罗马帝国为何灭亡,而是帝国怎么能维持这样长久 。”;织田信长是含恨而终,但在他去世以前,他已为战乱频仍的日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他们不论好坏与否,都为世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既然诸行无常,盛者必衰,往生之后,所做的事皆是虚空,皆是捕风 。那尽可以好好过完这场梦幻般的人生,人生的路仍在向前,虽然我等武运由天注定,但铠甲已在胸前,功名亦在脚下,何必再拘泥于无关紧要的陈规陋习,只需顺着天道的指引,完成自己的梦想便是 。循着那祗园的钟声,定能抵达应许之地 。
平家物语读后感(二)
日中而移月盈亏
撰 稿:千寒源
“祇园精舍之钟声,响诸行无常之妙理;娑罗双树之花色,显盛者必衰之真谛 。”盲眼乐师弹着琵琶走街串巷,这延绵的曲调凄婉悠长 。
《平家物语》详细记述了日本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过渡时期源氏与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霸的历史故事 。在这一历史时段,平安时代的风雅安逸逐渐被杀伐征战击碎,文学作品特色也由《源氏物语》般的优雅细腻向《平家物语》的豪迈雄壮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