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二 )


又如文中写到诗人看到人们纷纷给老人捐钱,感到很欣慰 。教师抓住“欣慰”一词给学生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诗人为什么感到欣慰?
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到了诗人感到欣慰的原因:诗人为人世间纯美而善良的感情感到欣慰;诗人为这样一位老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感到欣慰;诗人为语言的魅力感到欣慰 。学生每谈到一方面,都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来体会,来感悟,这几个体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思考的,几乎涵盖了课文的所有内容 。这样的思维是有深度的,有广度的 。课文的学习被有机地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容易走向深刻,走向全面 。

《语言的魅力》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有效的课前、课后参与,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开阔空间,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更接近,令其鲜活、充满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语文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便充分发挥了课前、课后参与的优势 。对于“魅力”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查字典,固然是一种理解词义的办法,但是能背词义的孩子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魅力的事物随处可见 。因此,在课前,我请同学们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你认为有魅力的事物 。于是,学校、公园、街道……便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上课了,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最有魅力 。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小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 。有的.说祖国美丽的河山最有魅力,有的说优秀的电视节目最有魅力,有的说我讲的课很有魅力,还有的说,学校里贴的环境警示语最有魅力……
在他们描述的过程中,“魅力”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包容着孩子的情感的具象的事物 。还用背词典吗?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眼睛发现“魅力”,用他们的心灵感受“魅力”,用他们的语言表达“魅力” 。事实上,在一些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能从标语、警示语、文章中去寻找“魅力”,这说明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我很容易便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
课文学完,我并没有急于收兵 。有句话说的好:“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 。”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那么,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感受者转化为主动的创造者呢?生活中到处有有魅力的事物,生活中也需要有魅力的语言 。于是,我创设情境,请学生为插图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 。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动脑筋,每人都想出至少一条认为有魅力的警示语,而后小组讨论,通过修改、筛选,确定出本组认为最有魅力的警示语在全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