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古诗60首( 四 )


千顷芙蕖放棹嬉 , 花深迷路晚忘归 。
家人暗识船行处 , 时有惊忙小鸭飞 。
采菱辛苦废犁鉏 , 血指流丹鬼质枯 。
无力买田聊种水 , 近来湖面亦收租 。
蜩螗千万沸斜阳 , 蛙黾无边聒夜长 。
不把痴聋相对治 , 梦魂争得到藜床?右夏日田园杂兴十二...
四时田园杂兴60首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
字致能 , 号石湖居士 , 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
任徽州司户参军 , 累迁礼部员外郎 。
后出知处州 , 减轻赋税 , 兴修水利 , 颇有政绩 。
乾道六年(1170) , 他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官衔 , 充祈国信使 , 出使金国 , 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 , 范成大在金国“词气慷慨” , 相机折冲 , 维护了宋廷的威信 , 全节而归 , 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
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 。
淳熙时 , 官至参知政事 , 因与孝宗意见相伴 , 两个月即去职 。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
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 , 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
他写诗 , 初从江西诗派入手 , 后摆脱其束缚和影响 , 广泛地向唐宋名家学习 , 终于自成一家 。
他的诗题材广泛 ,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农民的疾苦 , 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 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 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
他的爱国诗以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最有价值 。
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的 , 是其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 。
这组诗比较全面而深刻地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 , 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 。
其诗风格纤巧婉丽 , 温润精雅 , 富有民歌风味 。
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
词作情长意深 , 与秦观相近 , 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 。
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 到清初影响更大 , 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
杨万里曾在《范成大文集序》中说:“至于诗 , 清新妩丽 , 奄有鲍谢 , 奔逸俊伟 , 勇追太白” 。
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传世 。
元末明初 , 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已经公认为经典作品 , 忽然起了个传说 , 说宋孝宗原想叫他做宰相 , 以为他“不知稼穑之艰” , 就此作罢 , 於是他写了这些诗来替自己表白 。
假如这个传说靠得住 , 它只证明了宋孝宗没调查过范成大的诗 , 或者没把他的诗作准 , 那末再多写些“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也不见得有效 。
因为“石湖诗集”里很早就有像“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那种“忧稼穑”、“怜老农”的作品 , 而且不论是做官或退隐时的诗 , 都一贯表现出对老百姓痛苦的体会 , 对官吏横暴的愤慨 。
他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不但是他的最传诵、最有影响的诗篇 , 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
“诗经”里“豳风”的“七月”是中国最古的“四时田园”诗 , 叙述了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勤生产和刻苦生活 。
可是这首诗没有起示范的作用;后世的田园诗 , 正像江淹的“杂体”诗所表示 , 都是从陶潜那里来的榜样 。
陶潜当然有“西田获早稻”、“下潠田舍获”等写自己“躬耕”、“作苦”的诗 , 然而王维的“渭川田家”、“偶然作”、“春中田园作”、“淇上田园即事”和储光羲的“田家即事”(五古和七律)、“田家杂兴”等等建立风气的作品 , 是得了陶潜的“怀古田舍”、“归田园居”等的启示 , 著重在“陇亩民”的安定闲适、乐天知命 , 内容从劳动过渡到隐逸 。
宋代像欧阳修和梅尧臣分咏的“归田四时乐”更老实不客气的是过腻了富贵生活 , 要换个新鲜 。
西洋文学里牧歌的传统老是形容草多麽又绿又软 , 羊多麽既肥且驯 , 天真快乐的牧童牧女怎样在尘世的乾净土里谈情说爱;有人读得腻了 , 就说这种诗里漏掉了一件东西──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