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七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

七年级语文上第28 课女娲造人 编写人 :李银珍
审核人::张丽敏
编写时间
12.15
28课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熟悉课文,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
能力目标:
1、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如引导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 。
2、通过朗读讨论体会女娲形象,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像力,激发学生探求知领域的欲望,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
教学重点:体会神话大胆而新奇的想像和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
教学难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注音并释义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g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
莽莽榛榛(m?ng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2.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试复述课文 。
3、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及神话这一文学体裁 。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导入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并寄予人类的美好愿望,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我们大家熟知的《西游记》就是神话故事,孙悟空从哪里来?(学生答) 。我们人类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
1 七年级语文上第28 课女娲造人 编写人 :李银珍
审核人::张丽敏
编写时间
12.15
(二)、阅读理解《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两则短文(或见课后练习题一)]投影: 1.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á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 。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纟恒(hēn?,粗绳索)人也 。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 。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2.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