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佛陀(“觉醒的”):对获得启蒙(菩提)并因此获得内在自由的人的称呼;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Ahimsa(“非伤害性”):最重要的道德学科( yama)
Akas百思特网ha(“以太/空间”):组成物理宇宙的五个物质元素中的第一个;也用于指定“内部”空间,即意识空间(称为cid-akasha)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阿南达(“幸福”):完全喜悦的状态,这是终极现实(tattva)的基本素质
Anga(“肢体”):瑜伽路径的基本类别
Arjuna(“ White”):五位潘达瓦王子中的一位参加过圣战,这是神人克里希纳的门徒Mahabharata所描绘的,其教义可在Bhagavad Gita中找到
体式(“座位”):身体姿势;第三分支(ANGA的)帕坦加利的八倍路径(astha-ANGA瑜伽); 起初这仅意味着冥想姿势,但随后在哈他瑜伽中,瑜伽路径的这一方面得到了极大发展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Ashta-anga-yoga,ashtanga-yoga(“八肢联合”):Patanjali的八重瑜伽,由道德纪律(yama),自我约束(niyama),姿势(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感觉抑制(pratyahara),注意力(dharana),冥想(dhyana),从而导致解放(kaivalya)
Asmita(“ I-am-ness”):帕坦加利八肢瑜伽的概念,大致与ahamkara相同
Atman(“自我”):超验的自我或精神,是永恒和超意识的;我们的真实本性或身份;有时区分在之间进行阿特曼作为个体自我和至尊阿特曼作为先验自我
Avadhuta(“ 丢掉了所有东西的人”):激进型的放弃者(samnyasin),经常从事非常规行为
Avidya(“无知”):苦难的根源(duhkha)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阿育吠陀,阿育吠陀(“生命科学”):印度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另一种是南印度的悉达多医学
Bandha(“束缚/束缚”):人类通常受无知(avidya)约束的事实,这使他们过着因业习性而不是由智慧产生的内在自由所统治的生活(vidya,jnana)
Bhagavad Gita(“主歌”):发现于Mahabharata中的最完整的瑜伽书,其中包含有关业力瑜伽(自我超越的路径),samkhya瑜伽(正确识别存在原理的路径)的教义)和奉爱瑜伽(奉献之路),这是3500年前或更早以前,神人克里希纳(Krishna)向战场上的阿朱那亲王赠送的
Bhagavata-Purana(“ Bhagavatas的古老[传统]”):十世纪的经典经文,被神圣的奉献者以毗湿奴的形式持有,特别是化身为奎师那形式;也称为Shrimad-Bhagavata
巴克塔(奉献者):门徒练习巴克提瑜伽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奉爱(奉献/爱):奉爱者对神或宗师的爱
奉爱瑜伽(Bhakti Yoga):瑜伽传统的主要分支,利用感觉能力与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人(uttama-purusha)的最终现实联系在一起
Bindu(种子/点):任何集中所有能量的事物的创造力;戴在额头上的圆点(也称为tilaka),表示第三只眼
菩提(“启蒙”):觉醒的大师或佛陀的状态
菩萨(“启蒙存在”):在大乘佛教中,以同情心(karuna)为动力,致力于为所有其他众生实现启蒙的个人
梵天(“成长的他”):宇宙的创造者,从最终的现实中出现的第一个原理(塔特瓦)(梵天)
婆罗门(Brahmana):婆罗门,是印度传统社会最高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一种早期的仪式文本,阐明了四个吠陀经的仪式和神话; cf. Aranyaka,奥义书,吠陀
奉爱瑜伽|100个梵语瑜伽关键术语要了解



Buddhi(“有意识,清醒的她”):更高的思想,这是智慧的所在地
Cakra或Chakra(“车轮”):字面意思是货车的车轮;隐喻地,微妙的身体(sukshma-sharira)的心理能量中心之一;在佛教瑜伽,五个这样的中心是已知的,而在印度瑜伽往往七个或更多这样的中心被提及:穆拉-弧矢七-格拉哈卡拉(海底轮,格拉哈卡拉)在脊柱的基础svadhishthana-格拉哈卡拉在阴部,马尼普拉-格拉哈卡拉肚脐,在心轮-格拉哈卡拉在心脏,喉轮,格拉哈卡拉或vishuddhi-格拉哈卡拉在喉咙处,眉心,格拉哈卡拉在头部中间,sahasrara-格拉哈卡拉在头顶
CIN-手印共同手势(:(“意识密封”)结印)在冥想(禅是通过使食指和拇指的尖端一起,而其余手指保持平直形成的),
Darshana(“看见”):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上的视觉;一种哲学体系,例如帕坦加利的瑜伽达莎娜;cf. 德里希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