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山幽林静炊烟袅
上联是:山幽林静炊烟袅;
下联是:树老泉清月色新 。
以动衬静的诗句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
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
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
《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 。
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
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
” 。
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写实 。
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
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 。
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据说,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他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全诗是:“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
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
杜甫《题张氏幽居》:“青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陆游《客中作》:“茅檐独坐待童仆,不闻人声闻碓声”也均是以声音衬托寂静 。
再举几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
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
诗中描述动感的动词有:“照”、“流”、“归”、“下”等 。
而静态的物体是“山”和“石”,以及相对静态的“月” 。
作者用动词“照”,把明月与山松相互映衬,用动词“流”,把清泉与山石进行动静相衬,用动词“归”,把原本幽静的竹林与喧闹的浣女进行动静相衬,而用“下”又把正在划行的渔舟与原本相对不动,却因船而动的莲叶相互映衬,增强动感 。
同样的动静相衬,除了通过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即动与静的对比描述外,还通过“喧”与“寂”和“声”与“静”的对比,进一步烘托了动感,渲染了静感 。
空山是寂静的,而浣女是喧闹的 。
空山里的山石本无声,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
一个“流”字,起到奇特的声响效果 。
诗的上半部全部是写自然情景,因山泉流水声,使画面动中有静,恬静而不死寂;诗的下半部则是写社会场景了,人的加入,使宁静的山水顿时鲜活起来,一群浣女回家路过竹林,边走边谈笑喧闹;而正在划行的搅动了水莲叶子,画面静中有动,借动反衬静,安宁而不乏生动 。
王维的另一首诗《鸟鸣涧》也大量运用了动静相衬的意境描写的方法: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
诗的大意说:在山中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寂静得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早已归宿的山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
这诗主要写春山的月夜之静 。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以动衬静的修饰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不做赔本买卖
- 马鞍山|2020马鞍山历年常住人口一览 马鞍山各区县人口排行榜
- 昆山|2020年昆山市人口有多少 昆山各镇区人口排行榜
- 黄山雪
-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后感1000字
-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 皮衣|皮衣选山羊皮好还是绵羊皮好
- 一程山水一段情,星光不负赶路人
- 农历|2022农历二月二适合上山拜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