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分4个单元:
(一) 、这是我们的社区;
(二)、我看家乡新变化;
(三)、好大一个家;
(四)、共同生活的世界 。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
3、知道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
4、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公德意义 。
三、教学难点
1、知道家乡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
2、体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
3、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 。
四、具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
第一单元目标: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知道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知道五好家庭的评比标准;懂得建设美好的社区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
第二单元目标:了解家乡的变迁;了解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知道这些行业和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知道家乡交通设施的变迁以及对家乡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认识一些家乡的机构 。
第三单元目标:知道我国共由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 。知道各族人民平等、团结,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了解民族的文化、节日、歌舞礼仪、建筑、人口、分布等 。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知道我国五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的绝大部分民族,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度 。
第四单元目标:认识全球黄、黑、白三大人种,并知道分布区域 。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了解不同种族在建筑、工艺品、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起源、现代节日的社会意义,了解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了解服装发展的简史,知道职业、礼仪、颜色与服装的关系 。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
4、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
5、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