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著名诗句( 三 )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
二是刚柔相济 。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
杨万里写西湖的诗句
杨万里写“西湖”的诗句有: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2.《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 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 。
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
3.《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 。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
4.《和吴盐丞雪中湖上访梅四首》 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 。
无端更入吴融手,剪取西湖半遐春 。
5.《小池荷叶雨声》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
杨万里描写西湖诗句很多 ,但最著名的要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 。
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
二是刚柔相济 。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
...
宋朝著名的诗人
辛弃疾 范仲淹 朱熹 陆游 王安石 林升 文天祥 范成大 李清照 欧阳修 叶绍翁 程颢 杨万里 白胜 张俞 梅尧臣 岳飞 胡铨 柳永 张轼 晁说之 郑会 王禹 僧志南 刘季孙 谢枋得 徐元杰 曹豳 朱淑贞 王淇 刘克庄 叶采 王令 司马光 沈括 翁卷 传徐矶 曾几 戴敏 黄庭坚 林逋 苏舜钦 文同 苏轼 朱弁 陈与义 戴复古 郑思肖 谢翱 雷震 杨朴 刘翰 周必大 蔡确 洪咨夔 林稹 杜耒 白玉蟾 卢梅坡 牧童 蔡襄 王硅 邵雍 晏殊 赵鼎 高翥 李纲 秦观 陈与兴 寇准 李之仪 王观 晏几道 张先 赵佶 周邦彦 杨亿 米芾 谢克家 黄裳 章楶 潘阆 蔡伸 姜夔 刘辰翁 史达祖 唐琬 吴文英 严仁 张元干 周密 朱淑真 赵师秀 袁去华 刘子翚
杨万里的小池的诗意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
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
题解:杨万里(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
②惜:爱惜 。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
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
[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