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真的是跳江而死吗,还是死于情杀?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他不仅文采斐然,同时对自己的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 。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 。他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
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纪念仪式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从古至今众说纷纭,却都相差甚远,最近,有人对屈原的死提出了新的看法,并非自杀,而是被他人谋杀,且跟女人有关 。
屈原是一个浪漫主义理想诗人 。在他的作品里,《湘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
研究其死因,我们通过屈原谦卑的态度判断,“湘夫人”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超过了屈原本人,很可能是一个王室成员,“湘夫人”有着惊人的美貌;“湘夫人”是位已经出嫁的、受道德礼教制约的女人,她不能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跑到荒郊野外与其秘密幽会 。而标题“湘夫人”中的“湘”代表楚国,“夫人”就是妻子 。对照王宫里的所有有身份的女人,符合“湘夫人”这四个特征的只有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人正式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 。耐人寻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闻听此讯后却由不住的欢欣鼓舞、心喜若狂 。因为屈原相信他的老情人“湘夫人”会想尽办法说服顷襄王,让他重返京城,再握权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 。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