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军威”的诗句有哪些?( 四 )


(回想当初出征时 , 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 , 大雪纷纷满天飞 。
道路泥泞难行走 , 又渴又饥真劳累 。
满心伤感满腔悲 。
我的哀痛谁体会!)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 。
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 , 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 , 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 。
追昔抚今 , 痛定思痛 , 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这是写景记时 , 更是抒情伤怀 。
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 , 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 , 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 。
绝世文情 , 千古常新 。
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 , 黯然神伤 , 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 。
“行道迟迟 , 载渴载饥” , 加之归路漫漫 , 道途险阻 , 行囊匮乏 , 又饥又渴 , 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 。
“行道迟迟” , 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 。
一别经年 , “靡使归聘” , 生死存亡 , 两不可知 , 当此回归之际 , 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 。
然而 , 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 , 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 , 莫知我哀” , 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
综观全诗 , 《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 , 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 , 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 , 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 , 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 , 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
《采薇》 , 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
在艺术上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 。
自南朝谢玄以来 , 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 。
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 , 正在借景言情” , 已成为诗家口头禅 。
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 , 则屡为诗人追摹 , 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 , 今来自露晞”(《情诗》) , 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 , 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 , 等等 。
这是一首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
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 , 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
? 这四句 , 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 。
“依依” , “霏霏”这两组叠词 , 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 , 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
“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
“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 , 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 。
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其哀乐 。
”(《姜斋诗话》)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 , 回忆了征战的苦况 。
为了抵御狁的侵扰 , 他长期远离家室 , 戎马倥偬 , 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 , 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 , 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 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末章写解甲归里 。
虽能生还 , 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 , 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 , 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 , 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 。
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 , 文字略有变化 , 以薇的生长过程 , 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 , 异常生动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