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娄山关( 二 )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 。
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 。
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 。
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 。
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 。
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
毛泽东诗词娄山关

毛泽东诗词娄山关
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诗句停顿如下: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译文对照: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词作,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
扩展资料 《忆秦娥娄山关》的赏析: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
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
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
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 。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
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 。
1月15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
19日,红军离开遵义 。
20日,翻越了娄山关,进军川南,计划与在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创立根据地 。
28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 。
由于情报失误,红军未能实现预期的作战目的 。
博古讥讽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 。
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土城战役的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 。
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再克娄山关,2月28日重占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两个师,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
当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 。
...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是从“四库全诗”丛书的“匹夫爱国三部曲”系列诗集书籍>里摘出来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参考吧:不许界碑文/李者也我之邦本善与良,耕耘稼穑稻与粮 。
却遇外寇侵而犯,边关难防豺与狼 。
男儿何忍烽火泪,妻与子,爷与娘 。
熔我田之犁,铸作利剑长,断枷锒 。
宁玉碎,不瓦全,击敌未惜琳与琅 。
百战戍吾疆与土,不许界碑空石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