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圆寂时说了一个偈子,和一封信,不知说的是什么信上写的是什么( 二 )


最后是总结 , 鲁智深当时在寺房睡觉被吵醒,以为是战鼓响起要去打仗,有人解释说是“潮信来了!”,想起师父曾经跟他说过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前两句好理解,是说自己生擒夏侯成、活捉方腊,后面两句一直不明白 , 那里面就有潮信二字,就问旁人 , 潮信是什么意思?旁人告诉他钱塘江的涨潮与别处不同 , 每年八月十五三更子时来,从不失信,所以称为“潮信” 。鲁智深明白了潮信的意思 , 但是“听潮而圆 , 见信而寂”也只解了一半,于是再问“圆寂”又是什么意思?旁人一听就笑了,你个和尚不知道圆寂?和尚死了就叫做圆寂 。于是鲁智深明白自己死期到了,随后沐浴更衣 , 从容不迫的就地坐化了 。
所以才有了这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也正是这句,说明他已经坐化成佛了 。同时也应了佛家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谶语 。
一生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杀人放火”,作者为他单独安排了一个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功德圆满,不枉此生 。
意思是:平时不做好事 , 只喜欢杀人放火,然而到了时机地点,忽然参悟,潜心修炼,钱塘江潮信到来的时候,才知道我是我 。
临死前的诗: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故事详情:
第90回,宋江与众将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参见智真长老,求问前程,智真长老先写了四句偈语给宋江 , 然后:“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 。’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 , 见信而寂 。’鲁智深拜受偈语 , 读了数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 。”
后来,鲁智深在万松林里活捉了夏侯成;后来又生擒了方腊,正应了“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及至一百一十九回在六合寺,半夜忽听得钱塘江潮信响,想起智真长老所赠偈言中有“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语 。
于是顿悟,“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 。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 。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 , 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
扩展资料鲁智深圆寂:
鲁智深虽为佛门中人,可怜的是不知圆寂为何意,智真长老赠他的偈语,感觉生性拗口,这也和他率真而为的个性相关,也就没有理会,只是记在心里,不曾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