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诗( 五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乡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诗词有什么
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释义:眉尖若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 。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
释义:幽怨,忧愁的姿态尽显于两边的酒窝;身子柔弱如同承袭了一身的病 。
3、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
释义:眼中有泪光,轻轻喘息 。
4、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释义:安静的时候像美丽的花儿映在水中,走路时如纤细柔弱的杨柳在风中摇曳 。
5、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释义:只有聪颖,悟性高的人才有七窍玲珑心,将林黛玉比作比干就是写她聪慧 。
西施的病态,也是千古文人所传颂的美,这句写出了黛玉的美是一种娇弱之美 。
扩展资料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 。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
...
《红楼梦》中史湘云写的诗词有哪些?便加以分析 。
湘云(枕霞旧友)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
【诗词鉴赏】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 。
用的是“十二侵”韵 。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 。
“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 。
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 。
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 。
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 。
”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
湘云(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
【诗词鉴赏】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 。
这一首被评为第六 。
用的是“十一尤”韵 。
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颇具陶潜一类名士的风度 。
黛玉很欣赏湘云这首诗,她评论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 。
‘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
”所谓“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笔的手法,写完插瓶的菊花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 。
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丰富了吟咏的内容 。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诗】

挑选了菊花诗其中两首http://jiangzhuhun.blog.163.com/blog/static/1019734822009229102843459/这里有红楼梦全部诗词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