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王凝之之妻,世称“咏絮才” 。“柳絮因风起”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 。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 。
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 。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 。
简单介绍几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
有关古诗词当中“炼字”的例子,加上具体的鉴赏,谢谢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敲字先拟的是推字 。
但推字无声音,而敲点明了声音,为月夜营造了一份静谧,此为以声写静的方法 。
同时,有敲门者,必有应门者,如此深夜,二人相约于此赏月、吟诗,真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又让人想到,白居易的邀友小饮的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所以敲字比推字好 。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绿字几易其稿,先拟到、过、遍等字,后定为绿字 。
此绿字本为形容词,此处用作动词,一语双义,一箭双雕,既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变化,还带有一丝暖意 。
实乃妙手天成 。
郑谷:诗人齐己有《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
”郑谷认为既然叫‘数枝’就不是‘早梅’ 。
不如改为‘一枝’ 。
齐己认为郑谷说的非常有道理,不仅改了诗,还称郑谷为一字师 。
元代萨天锡有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脍炙一时 。
但有一个老头却认为写的不好 。
因为,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听、闻”二字,是一个意思 。
”所以应改为“看天竺雨 。
”萨怀疑这个“看”字没有所本(即前人没有这种用法) 。
老头举出一例“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 。
”萨才信服 。
古人关于炼字曾有句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又说“吟安一个字,捋断数根须 。
”还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可见这是很重要的,诗人大多有这样的例子,流传下来却不太多 。
以上几则,愿对您有用 。
古代炼字流传千古的例子

古诗词鉴赏
这是我们学校用的资料,一个超猛的老师编的,如果你增加悬赏分,我有更详细资料 怎样鉴赏古诗词(一)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明确鉴赏要求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二.分辨古诗类别 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必须辨别不同题材的诗词,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题材的诗: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亦属于这一类 。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等等 。
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陆龟蒙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 。
此外,有些诗本身不是哲理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这类诗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
2001年全国卷中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属于这类诗 。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
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
其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