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六 )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
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
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 。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
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 。
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 。
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 。
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
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 。
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
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
【主题】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
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
反映南京跨江梦想的古诗词
你们领导要的可能是这个: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另外还有: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诗词赏析:欧阳修的诗有哪些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 。
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