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例文摘抄( 二 )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 。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 。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
王维善于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请看《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太乙峰是终南山(可泛称秦岭)主峰 。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前几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末二句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崇峻,正象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白云”二句尤其出神入化 。每一个有登山经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诗写登山,下面的《汉江临眺》则是写临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这首一首描写襄阳风景的诗 。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象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象(这点与西方诗歌逻辑有别),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这点又与西洋绘画逻辑有别) 。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诗歌鉴赏例文摘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 。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 。“人闲”有的版本作“人间”,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释为月华 。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诗人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 。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 。与《辛夷坞》的空寂入禅相比,此诗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 。
王维有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名为《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荆溪源于陕西蓝田县西北 。红叶即枫叶 。早行山中,一路欣赏山景,忽然觉得衣服湿了,以为是下雨,细看却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中岚气,衣服大概就是让它打湿了吧!诗人把游客的这个感觉过程浓缩在两句诗里,写得十分有趣 。此诗有色彩:白石、红叶、翠岚 。有音响:溪水冲激石床 。也有游人的感受 。诗虽短小,却是包蕴丰富 。唐代书法家也是诗人的张旭也作有一首七绝《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诗中的“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的另一番景象 。王维诗中的“湿人衣”却是写幻觉和错觉,写出了浓翠欲滴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 。两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
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诗画乐于一体的佳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随意挥写,语出自然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象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象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 。
王维有些名句能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