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经常引用东篱是什么意思?( 四 )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
三、伤感的象征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 。
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 。
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 。
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
”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 。
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 。
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 。
...
菊花在古诗中有哪些记载? 爱问知识人
说到菊花,从古至今,吟涌者不可胜记 。
屈原有“朝饮木兰 之坠落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陶渊明有“秋菊有佳色,里露掇其 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有“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王安石 有“西风昨夜过林园,吹落黄花满地金”……所以然者,以菊花 迎寒霜而怒放,在朔风将来之际,却凌霜傲骨,艳丽多姿,且气味 浓郁,清香四溢 。
故观赏之,即能解除疲劳,令人精神爽快,悠然 陶然也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和全诗
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 。
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 。
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
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
●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点评 【主持人】陶渊明幽居于田园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后世士大夫的精神归宿,您能谈一谈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吗? 【程郁缀】陶渊明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是非常非常好的 。
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 。
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 。
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 。
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 。
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
他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 。
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 。
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