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怎么写?

其实人生的聚散本来在乎一念之间,不要说是活着分离,其实连死也不能隔绝彼此的爱,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活,如果这么想,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的现象,实在不需太过悲伤 。
这本书大概是我五六年前看的,书里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三毛对荷西的深切思念;当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时,相思就变一种锥心的痛 。
再翻开《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感受到自己的眼角泛湿 。当灵魂慢慢的沁入其中,与书中的她,我像是镜子在阳光下折射出来的影子;我们并无差别,同样的呼吸声相同的命运,内心却不知为何悲戚苦楚,不敢面对现实只要能紧紧的握住它,到死也是心甘情愿 。她用文字替代自己无声的呐喊,内心的冰凉像是无意间闯入的冰山,冷峭、凛冽和望不到边际的灰色 。
当自己已不再年少时,对于“爱”这个字理解得更加深刻;不会为了生“活”而妥协,一切原至于那个他是否能懂得自己得内心需求 。
儗懝大树下,只有十八岁的荷西对三毛说:”你要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读,外加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期间他们从未联系,身边的“路人”依旧是来来往往 。某天,在她看到《国家地理》杂志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时,深藏在脑海里的记忆如波涛汹涌的江河翻滚而出从脑海倾斜而下,她义无反顾的回到和荷西相识的地方 。潜藏在内心的情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某一个特定的地点总能唤醒起它;时间的等待没有对错,这一切心甘情愿 。三毛为着一个知她的人,在沙漠里拖着衣裙带着草帽,嫁给了他 。
十二年的时光略显的漫长,她是如何度过这漫天灰色的日子,内心的凄凉 。曾经遇见的高逑、亚兰,眉毛、胡子、明媚而羞涩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可是,他们终归不是他 。
“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无法安放的灵魂,一直“怂恿”着她去寻找自己的归途 。
后来,她有了另一半的翅膀、有了羽毛; 在钟敲十二响的'时候,荷西抱着她,心里重复着十二句同样的话:"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篇1: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
我是喜欢三毛的,很是喜欢 。
我喜欢她的个性,欣赏她的爱情,佩服她的勇气 。她一生,自杀多次,为屈辱,为爱情 。她最后一次自杀终于是成功了,她扑进了死神的怀抱 。也许死是她最好的作品,也许荷西的死早已带走了她生的勇气 。也许她撒哈拉那幸福的六年预支完了她的幸福 。
因为书的内容也并不完全连贯,在我的观感里,前面都是三毛讲自己的感情,最开始几篇小文里是对父母的爱,对朋友,对世界的爱 。后面大段大段梦境和现实,全是围着荷西转的 。三毛的小说,不叫小说,只能说那是对她真实生活的真情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