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勇敢面对锐意进取 开明民主渴望伟大 努力做一个好皇帝 却无奈带着遗憾离开( 二 )


司马光虽然给神宗制造了点小麻烦,但他并不计较,很欣赏司马光的直率和学识,打算任命司马光担任枢密副使 。司马光却极力推辞:“臣自知无力于朝廷,朝廷所行,都与臣言相反 。”你与皇帝不保持一致倒也罢了,反而当面批评起皇帝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神宗非但不发火,反而问他:“你说说有什么事相反?”司马光说:“臣言条例司不应当设置,又言不宜多派使者外挠监司,又言散青苗钱害民,岂不是相反?”神宗说:法都是好法,是下面执行的出现了偏差 。
岂料司马光仍然不依不饶,激动地说:“以臣看来,法不是好法 。”到了这个份上,司马光被杀头的可能都有 。然而神宗仍然向他心平气和地解释,最后反而让司马光说的没了脾气 。神宗曾感慨地说:“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如果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

最为典型的,是王安石与苏轼二人在改革的争论中,宋神宗所持的态度 。神宗起用王安石搞改革,遭到了包括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这些重臣和老臣的反对,也包括官位不显的苏轼 。苏轼时任直史馆、判官告院,他利用自己会写文章的优势,多次上书神宗,反对改革 。
神宗看了苏轼的奏疏,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就召见苏轼,问他当前的政令得失在哪里,让他不必忌讳,直言指陈 。苏轼逮住这个机会,岂有不说之理?他一字一顿地说:“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三个方面,矛头直指王安石 。神宗悚然,表示要好好想一想 。
这次接见被王安石知道后,他不知好歹地当面质问神宗:“陛下为什么要召见苏轼?”神宗赶忙解释,说我看他上书说的主张都与别人不一样,所以就召见了 。王安石竟然直接来了一句:“陛下如此错矣 。”当神宗告诉他还想给苏轼另外安排个合适的工作时 。王安石一听又急了,说:“陛下用人,须是再三考察,实可用乃用之 。今陛下但见轼之言,其言又未见可用,恐不宜轻用 。”一个皇帝,竟然让宰相把自己提拔的人给踹了 。
神宗的改革最终没有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既得利益者与官僚权贵们反感和对抗的力量过于强大,加之用人不当所致 。王安石虽然有才能,但正如韩琦所言,确有“器量不足”的毛病 。人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就宋神宗与王安石而言,反倒是皇帝很大度包容,宰相有点小鸡肚肠 。
王安石最大的错误,就是自视才高学富,固执不受人言,排除异己,不明事理,也不把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当回事 。所任用的改革者,以小人居多 。而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如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等,都与他不能相处 。连他的弟弟王安国,也不赞成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