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诗 会文诗( 五 )


难离别,情万千 。
眠孤枕,愁人伴 。
阅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
倒读则成:
断肠中,月明看 。
南天雁,和鱼远 。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
回文是利用汉语的词序、语法、词义十分灵活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 。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则叫回文曲,回文诗有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环复回文”等 。
玉连环也是回文诗的一种,它是由8个字首尾连与环形,每四个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比如唐代吕岩创作的玉连诗《洒 》“神坏德伤,身荒国败”8个字就能组成16首诗,现举一例:
神败国荒,身伤德坏 。
败国荒身,伤德坏神 。
国荒身伤,德坏神败 。
荒身伤德,坏神败国 。
宋代是回文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一代文豪苏轼曾在梦中作过两首诗与茶有关的回文诗,诗前有序,记载了一个大雪初晴的梦境 。在梦中诗人以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听的歌,诗人边饮茶边作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一)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 。(其二)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可以倒读出下面的两首,极为别致 。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其一)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其二)
在我的家乡萧县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全文是: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其一)
倒读则是:
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高登路接天 。
吞石抱崖盘曲树,架虹空雨带飞泉 。
痕留画景山屏列,韵入琴声水涧悬 。
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 。(其二)
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两任知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 。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 。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 。(其三)
碧落起云烟,高登路接天 。
抱崖盘曲树,空雨带飞泉 。
画景山屏列,琴声水涧悬 。
醉人诗触兴,积霭翠来前 。(其四)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 。参考资料:网络 整理

描写离情的诗词及赏析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 。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
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
年仅25岁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