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对于培养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和从事顶尖的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根本的提升 。很多高校教师队伍的博士率都超过了70%,并向更高水准进发 。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4年内7位院长被挖,合工大要走下坡路?但近期一则因师资流动的新闻却将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所高校就是位于安徽合肥的合肥工业大学,其在近4年时间内有7位院长及国家级人才被挖,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这7位院长级学术大咖分别是:
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怡刚教授出任武汉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原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于连栋教授出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学院院长;原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任伟新教授出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原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永胜教授出任同城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常胜教授出任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原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长江学者谢康教授出任枣庄学院教授;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斌教授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朱大勇教授
除了以上7位国家级人才外,还有合工大原副校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朱大勇教授出任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因此,在短短5年时间内,合肥工业大学至少流失了8位国家级人才 。因此从以上信息来看,似乎合肥工业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遭到了很大的挫折与损失 。
细究之下,跳槽的7位院长有何共性?首先,跳槽的7位院长中,只有于连栋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合肥工业大学人,其他6位教授都是合肥工业大学花费重金自其他高校引进 。如何怡刚教授是合工大自湖南大学引进,任伟新教授由中南大学引进,陈斌教授由北京大学引进,刘永胜教授由四川大学引进,谢康教授由电子科技大学引进,而徐常胜教授则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 。
其次,合工大引进的6位院长全部是在合工大前任校长徐枞巍教授时期引进,且多在2011年左右入职 。6位院长中至少有4位是在2011年入职,包括何怡刚教授、谢康教授、刘永胜教授和任伟新教授 。而陈斌教授则是于2014年入职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前任校长徐枞巍教授
再次,7位教授跳槽的时间跨度较大,并非是短时间内密集出走 。陈斌教授2014年9月入职合肥工大,在2017年8月便入职南方科技大学;谢康教授2011年入职,2016年即加盟广东工业大学,后又加盟枣庄学院,其跳槽枣庄学院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与合工大无关 。而何怡刚教授同样是于2011年入职,于2017年加盟武汉大学 。而任伟新教授于2011年担任院长后,于2018年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并于2020年初加盟深圳大学;而于连栋教授、刘永胜教授等则是在2020年和2018年离职合肥工业大学 。因此,上述7位院长离职跨度较大,从2017年至2020年,并非短时间密集出走 。
再次,7位院长中并非全部是全职教授,有的只是挂名院长 。如徐常胜教授在担任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期间,人事关系及学术团队仍然在中科院 。其发表的文章的单位仍然只有中科院大学,而没有合工大,此外,在其担任院长期间,合工大一度设立执行院长一职代为履行院长职务 。
合肥工大|安徽合肥新华学院
原合工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徐常胜教授
最后,合工大高效地填补了因以上几位教授出走造成的管理岗位空缺 。如合肥工业大学就引进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丁立健教授和万人计划徐宝才研究员分别出任电气学院和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院长 。计算机学院则由青年才俊、最年轻的国家杰青汪萌教授出任 。仪器学院及土木学院院长仍百思特网然空缺,相信合工大也正在积极遴选合适人才 。
多位国家级人才出走,合工大在走下坡路?单从以上几点来看,似百思特网乎合肥工业大学的高端人才建设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十三五期间,合肥工业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取得了很多的亮点成绩,合工大的内涵式建设正在发力中,学校综合实力也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