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这段诗句是什么意思?( 五 )


另外,苏轼是升迁,而第二句也很明显,何日功成名就,这是苏轼的抱负 。
功成名就遂了心愿 。
衣锦还乡的时候与君畅饮 。
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对未来的向往之情 。
后面第三句开始安慰朋友,不用太难过,从来分别都是难过却无法避免的,这也说明了诗人豁达的心胸 。
最后一句,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想到你的政绩堪比羊祜,恰好你也姓羊(杨),相信你今后会有更大作为啊!这是反过来在调笑安慰朋友了 。
可见苏轼之情怀 。
描写春耕的诗句
1. 频年虚井税,结网当春耕 。
——清·莫友芝 【公安县】2. 天子驾来应下顾,低头鞭犊自春耕 。
——元·陈宜甫 【驾行道中见老农】3. 读书成底事,投老失春耕 。
——宋·汪藻 【天长道中三首 其三】4. 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 。
——宋·欧阳修 【送郓州李留后】5. 安得时和人更乐,普天无盗劝春耕 。
——明·何景明 【望雪】6. 眼昏妨夜读,身老废春耕 。
——明·徐熥 【与黄道晦夜坐话旧】7. 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
——宋·欧阳修 【啼鸟(庆历六年)】8. 草霜校秋猎,花雨课春耕 。
——宋末元初·方回 【送吕才甫之官合肥(元恺)】9. 外户彻扃停夕柝,齐民相劝力春耕 。
——宋·陆游 【有年】10.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
——唐·刘长卿 【送卢侍御赴河北】
苏轼 的南乡子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意思
南乡子(苏轼)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东武是密州,余杭是杭州,前两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云云.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为什么有思念,为什么有无可奈何,为什么有离殇有堕泪,原来只为心中还存了一点功名的热望,总想现在的劳累奔波,或许有个指望,可能些许盼头"何日功成名遂了",到时,"还乡",这和衣锦还乡是一个道理的吧,背井离乡,亲朋相识却不得见数载经年,一切的一切求一个功成名遂再还乡.再好好坐下,酒到杯干,细数这些年来的如意不如意,陪公三万场,将缺失的岁月再补回,再重拾,再追忆.清醒何妨酒醉何妨,含笑何妨挥泪何妨.已经走过的岁月如今娓娓道来,再动情,也不过是过去的承载体,酒杯边的谈资,谈什么不是谈?谈岁月总让人觉得愁云惨淡.不用诉离殇,苏大胡子对给他饯行的杨元素说,痛饮从来别有肠.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离殇从来是不用诉,诉不出的.痛哭也好微笑也罢,从来不同的人的表露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可是一般的殇.突然想起在张小娴小说里反复出现过的一个句子,既然注定是悲剧,我们接吻来分离.是的,既然结果是无法更改的,就不要诉,不要哭,不要说,不要挽留,不要企求不分离.接吻与痛饮,原来都是一样的情致缭绕,辗转缠绵.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归图,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是七月的事情了,那时的河塘边该当有蛙鸣声做伴吧?荷花有么?塘边的草有多高?苏大胡子擅书画,赫赫有名的宋四家苏蔡米黄里居首,才华不用说,是横溢完了还可竖溢的,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 。
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 。
说起羊祜,突然想起了金庸里的痴情浪子杨过,其名与羊祜近,金大侠借题发挥,说到堕泪碑,说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说到杨过早经离丧,再牵扯着杨过为郭襄十六生辰大操大办,再远一点,又有郭襄为了心底那个越久越抹不去的名字寻遍天涯海角,再有,四十岁的郭襄终于大彻大悟,削发为尼,创立了峨嵋派 。
热热闹闹的开场终究只落得清冷收场,多一个人青灯古佛旁 。
巧的是,苏轼自幼生活的眉山,与峨眉山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