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终身成长》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 , 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 , 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终身成长》读后感 ,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叙事者五月共读书《终身成长》 , 怀着敬畏的心情读了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一书 , 发现自己是深陷固定思维之中了 。
卡罗尔·德韦克把人的思维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 它们体现了人在应对成功和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 , 失败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 , 有这样的认知时 , 自身便会刻意回避困难 , 只挑选相对较为简单容易的事情做 , 同时害怕被评价 , 缺乏自信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能力主要是通过后天培养的 , 他们不畏失败 , 认为失败只是自我成长获取经验的一种方式 , 故而 , 这类人不但不畏挑战 , 反而会热情拥抱挑战 , 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在评价中学习、进步 , 他们更注重如何激发自己的能力以做到更好 。
对照两种思维模式反思自己 , 发现自己是较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 害怕失败 , 回避失败 , 一旦失败 , 便会怀疑自己 , 否定自己 , 同时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怕别人说自己失败 , 怕别人看见自己的失败 , 自己更是不敢面对失败 。《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深深的意识到 , 自己必须要改变 。既然已经清楚自己的情绪来源 , 就要学会“自救” , 那就是学会培养成长型思维 。
最近发生的评蒙阳名师一事使我很好的明白了成长性思维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学校名额少 , 要评的人多 , 我总觉得自己这能力 , 和他们没得拼 , 自己肯定评不上 , 要不以后再评吧 , 这次就算了 。固定思维模式让我退缩 。可有时候自己也想 , 自己在学校成绩也是不错的 , 应该要试一试 , 说不定就能评得上了 , 成长性思维模式让我努力去试试 。是什么导致我有放弃评选的'想法?主要是自我怀疑、否定的固定思维模式使得自己当时差点放弃这一次机会 。其实这也是在自我教育 , 告诫自己应该要接受挑战 , 不放弃 , 即便受挫 , 亦可以卷土再来 。每日自省 , 告诉自己 , 再难的事 , 踏步去做 ,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失败 , 失败了还可以从中得到经验 , 为下次的胜利增添筹码 。那么 , 自己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