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 )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情绪 。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此解也似不够妥帖 。着一“泊”字实有深意 。泊“有停留不开”义杜甫用的应正是此义 。杜甫的多年飘泊无着 。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毕竟已大大消去了 。他对自我一展抱负的信心他自我就应明白自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实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因成都少尹徐的叛乱而在梓州、阆州一带历了一番流亡生活而归连偏于一隅的草堂也不能安居杜甫当时情绪可知怀着这样强烈迷惘不定的心绪又有着这样无着无依和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期望渺茫的人生体验杜甫对严武的推荐是否成功而即使成功后自我是否真可一展抱负着实百抱望不大的“泊”正好写出此种处于期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情绪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到达的远难这与三句中千秋并举一从时光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到达目的之难以示期望之不大 。此其一 。其二这只停泊门前的东吴船并非自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 。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 。不直言长安而云东吴原因何在?一则如上述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路径之难暗示诗人抱负得展之不易;
二则三国孙权善任贤能西联蜀汉北抗曹魏使世成三分局面自古为不少士人誉之为明主借东吴代孙仲谋一则暗示杜甫对当朝帝皇的期望同时也更应是他那“致君尧舜上”志向的寄寓之所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写出那“难”字 。而以这种情绪作结则又可引人再去细品寓于轻快春景之内的余味 。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在表面看来是一切生机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期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期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期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彷徨 。以清新轻快之景寄托自我内心这般复杂的情绪正是诗人此诗的主意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