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浪淘沙 诗意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 。
注词释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
浪淘:波浪淘洗 。
簸:掀翻 。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 , 织女为天上仙女 , 下凡到人间 , 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 牛郎追上天 , 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 , 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 , 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 ,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 ,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直上银河 , 同去牛郎织家 , 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 ,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 , 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
浪淘沙的解释?? 个人理解取自 “大浪淘沙始见金”用浪淘沙是为了说出后面没有体现在文字上的“始见金”!这是一个词牌名 。
词牌 ,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 , 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 , 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 , 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 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 , 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 , 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
关于词牌的来源 , 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
例如《菩萨蛮》 , 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 , 女蛮国进贡 , 她们梳着高髻 , 戴着金冠 , 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 , 象菩萨 。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 , 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 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
例如《忆秦娥》 , 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 , 又叫《秦楼月》 。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 , 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 , 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 , 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 , 改名《如梦令》 , 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 , 如梦 , 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 , 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 , 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
又叫《酹江月》 , 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 , 《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 《唉乃曲》咏的是泛舟 , 《渔歌子》咏的是打鱼 ,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 《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 , 《更漏子》咏的是夜 。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 , 就是说 ,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 , 不另有题目了 。
但是 , 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 , 因此 , 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
在这种情况下 , 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 , 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
古诗 浪淘沙 诗意

浪淘沙 刘禹锡 诗的解释 浪淘沙一首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