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京云锦的诗句( 四 )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
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
佳丽地,文章伯 。
金缕唱,红牙拍 。
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 。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 。
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
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 。
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
些个事,如何得 。
知有恨,休重忆 。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 。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
吴楚地,东南拆 。
英雄事,曹刘敌 。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
闻道是、君...
颂祖国的诗词 祖国颂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鲜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门花坛,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含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 。
您坦荡豁达地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白云深处有人家”是谁的诗句﹖ 全诗为:回答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