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原文和诗意( 二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注释子:先生,指孔子 。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
{不亦说乎}乎:语气词 。
说:通“悦”,愉快 。
愠:生气,发怒 。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吾:人称代词,我 。
日:每天 。
立:站立,站得住 。
惑:迷惑,疑惑 。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
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
《论语》十二章 原文和诗意

要劝导你的朋友多读书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合适的一句话(至少连...《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
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孔子则是以“中”为,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 。
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 。
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 。
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
子曰:“”,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 。
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
”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
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 。
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
子曰:“” 。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
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 。
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 。
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可谓是一个家和思想家 。
子曰:“,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啊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 。
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 。
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精神皈依的归宿的 。
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