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读后感怎么写?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出生在大阪 。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 。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 。1924年毕业 。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 。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 。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 。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 。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 。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 。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
我当时买川端康成的小说集时,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买的 。很想了解一下,具有相似文化历史的中国和日本,川端康成的作品能获得中国人从未获得过的诺贝尔文学奖 。
川端的三部获奖作品,最喜欢的是《古都》 。在《古都》里,对人物的衣着、语言、行动和景物的描写都无不例外地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古都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紫花地丁、樱花、杉叶、古都……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美妙,那么诱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都》的美和川端另一部作品《千鹤》的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美,《古都》中的美,隽永、灵动、真实,仿佛触手可及;《千鹤》中的美,深沉、另类、颓废,可望而不可及 。两部不同特点的作品,展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日本美 。
川端作品里的美,主要是靠营造美的意境,渲染美的氛围,而不是单纯地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事来表现 。人物的沉默,环境的静谧,甚至成为了作品的主旋律,成为作者营造意境、渲染氛围最强有力的元素 。在川端眼里,人物的一切言语和行动都是多余的,是可以从他们的沉默和环境的静谧中得到更好的表达和诠释的 。那一次次的无语,那一次次的对望和凝视,本身就是一幅幅美妙动人的画卷,而要感受画中之美,唯有在这种沉默和静谧寻找答案 。多余的言语、声音和行动,只会破坏画面的和谐与统一,从而毁掉整个美丽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