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导游词怎么写?(12)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 。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 。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 。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 。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 。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
胶澳志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 。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 。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孙紫阳疏载有其修行的始末 。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 。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 。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
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 。
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 。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 。“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 。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
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 。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了上清宫 。
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 。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
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 。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青玉案词一首 。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