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故里导游词( 二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 。
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 。
”“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
”“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 。
”“非非是是总成空 。
金谷兰亭同梦 。
”“甚天荒地老,铜台歌舞,水流云在,金谷豪奢 。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
”“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 。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
”“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 。
”“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 。
”潘安的小名为“檀郎”、“檀奴” 。
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既便后来妻子很早就去逝了,他也没再娶 。
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 。
这一称谓寄托着女性对情人、夫君用情专一的热切希望 。
三、至情至孝至情:潘安的《怀旧赋》中这样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 。
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 。
“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 。
后来杨氏早亡,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这之后悼亡诗的范畴仅限于悼亡妻子 。
《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 。
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 。
唐朝诗人元稹对潘安的悼亡诗有个评价“潘安悼亡犹费词”,这评价相当确切,与苏轼的《江城子》相比,潘安的情显得没有那么刻骨铭心 。
不过,也不能全怨潘安,魏晋时期文风本就是铺垫、堆砌成风 。
至孝: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 。
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 。
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 。
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 。
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 。
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 。
上官再三挽留 。
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 。
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 。
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 。
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 。
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
“《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的弃官奉母,后来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因为潘安在政治上的趋附不已最终导致夷三族,潘安的母亲以七十余岁的高龄也未能幸免被杀,正因为此虽然潘安至孝但已不足以列入,故把他从《二十四孝》中删去,用宋代的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代替 。
东晋南北朝时期:时人论晋诗人曰:“陆(陆机)才如海,潘(潘岳)才如江 。
”谢灵运说“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
”初唐之后:潘岳才名渐被政治名声所累,后人提及只知其第一美男之身份 。
诗词中提及潘岳常用“潘安”、“檀奴”、“檀郎”、“潘郎”等代名词 。
亦常提及“掷果盈车”、“河阳一县花”、“金谷俊游”、“辞官奉母”、“潘杨之好””、“连壁接茵”等风流...
古诗文中有没有形容男孩漂亮俊美的诗句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饮中八仙歌》《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白石郎曲》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
《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