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由来古诗三句( 二 )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 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以锻炼身体 。
因此 ,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 , 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 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
秋千 , 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
它的历史很古老 , 最早叫千秋 , 后为了避忌讳 , 改为秋千 。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 再栓上彩带做成 。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踏青 又叫春游 。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
三月清明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植树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1979年 , 人大常委会规定 ,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
每逢清明时节 , 人们不仅白天放 , 夜间也放 。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 象闪烁的明星 , 被称为“神灯” 。
过去 ,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 便剪断牵线 ,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 给自己带来好运 。
时间:阳历4.5 周三 阴历3.8有关诗句:《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 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 , 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 , 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 , 日夜柳条新 。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 , 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 , 清明几处有新烟 。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 , 兴味萧然似野僧 。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晓窗分与读书灯 。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 , 万株杨柳属流莺 。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 , 破屋麦边孤 。
宿草春风又 , 新阡去岁无 。
梨花自寒食 , 进节只愁余 。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 , 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 , 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 , 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 , 不妨游衍莫忘归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 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 , 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 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
马穿杨柳嘶 , 人倚秋千笑 ,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清明节由来古诗三句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古诗,对联 相传大禹治水后 , 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 , 天下太平 。
此时春暖花开 , 万物复苏 , 天清地明 ,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 , 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 , 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 , 增添生活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