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地图( 六 )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 。源于埃及和叙利亚欲取回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但以色列高层对联合国关于归还土地的决议不予理睬 。埃及总统萨达特寄望于以小规模的战胜以色列便能改变现状 。埃及和叙利亚趁犹太人进行绝对休息的“赎罪日”时,同时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袭击 。
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地图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22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次会议上,以14票赞成,一票弃权(中国)通过安理会第338号决议 。该决议要求第四次中东战争有关各方在12小时内在现有阵地上立即停火,并在停火后开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举行和平谈判 。10月26日,停火决议结束,并于28日展开谈判 。
1974年5月,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继承梅尔夫人成为以色列第五任总理 。
1974年6月,巴解组织召开第12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大多数委员支持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解组织领导提出的新的政治纲领 。新纲领要求用一切手段进行斗争,有条件地参加中东和谈;主张在以色列将撤离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小型巴勒斯坦国,作为实现其最终战略目标的第一步 。
1974年10月,在拉巴特举行的第7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巴解组织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 。
1974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认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自决、独立主权、返回家园的权利,并邀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的会议和工作 。
1975年,联合国大会设立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 。联合国大会授予巴解组织在联大以及其它由联合国主办的各会议中以观察员资格 。
1976年8月、9月,不结盟国家和阿拉伯联盟先后接纳巴解组织为正式成员 。
1977年4月,因夫人非法在美国存款事被揭露,伊扎克拉宾辞职 。拉宾辞职后,希蒙佩雷斯代理总理一职 。6月,利库德集团(Likud)的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 Begin)当选新总理 。
1977年11月,埃及的总统沙达特首访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演讲,埃以关系开始缓和 。
1978年9月6日,在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下,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方在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 。与会的三国首脑有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及以色列总理贝京 。9月17日,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
1979年3月,埃以双方并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 。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驻英国大使遭到巴解组织刺杀为由,出动陆、海、空三军10万多人,入侵黎巴嫩 。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大部分基地 。从6月14日开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围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 。9月18日,以色列占领贝鲁特西区 。之后在以色列国防军的默许及帮助下,爆发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数日内杀害千名以上的无辜伊斯兰教徒,亦拍成电影与巴席尔跳华尔滋 。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 。
1983年 5月,由于政治分歧(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多数派更加明确地主张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政治和外交努力上;反对派仍坚持要消灭以色列,主张在巴勒斯坦全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部分法塔赫军官脱离法塔赫,成立“巴勒斯坦革命运动”,形成法塔赫反对派 。随后,法塔赫反对派和“人阵(总部)”、“闪电”、“人斗阵”组成“民族联盟”,“人阵”、“民阵”、“解阵”和巴勒斯坦共产党组成“民主联盟” 。
1983年8月29日,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138个国家和巴解组织的代表及西欧国家的观察员出席,美国拒绝到会 。会议通过《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日内瓦宣言》和《行动纲领》 。宣言指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结束对阿拉伯领土的占领,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土地;巴勒斯坦人民有权重返家园,实现民族自决,在阿拉伯领土上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巴解组织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有权参加一切有关中东的努力、磋商和会议;并呼吁召开中东和平会议,以使巴勒斯坦问题获得全面、公正、持久的解决 。《行动纲领》要求各国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要求联合国、国际组织、基金会和有关机构给巴勒斯坦人民以人道的、经济的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