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举重的诗句

【定风波 苏 轼】苏 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③,余独不觉 。已而④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 。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⑦ 。
料峭⑧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⑨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
②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 。
③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 。
④已而:不久 。
⑤吟啸:吟咏、长啸 。表示意态闲适 。
⑥芒鞋:草鞋 。
⑦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一本作“一莎”,意犹“一袭蓑衣” 。
⑧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
⑨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
竹杖和轻捷的草鞋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
早春微寒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及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注释]1、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
2、护田:保护园田 。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
将:携带 。
绿:指水色 。
3、排闼:推开门 。
闼:宫中小门 。
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
[解说]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 。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
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
[赏析]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 。
“茅檐”代指庭院 。
“静”即净 。
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 。
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
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
“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 。
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 。
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 。
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 。
“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 。
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 。
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 。
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