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古代诗人尊敬老人的诗( 三 )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 。
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 。
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 。
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
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
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
表示尊敬的诗词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
(李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
(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 。
(陈元靓)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
(康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孟郊)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
(意大利谚语) 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
(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
(戴维·德克尔)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
(俗语)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
(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
(茹贝尔)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
(马卡连柯)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
(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
(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
(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
(马卡连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鲁迅)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
(泰国谚语)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
(马克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
(康熙)人,更相为命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追问就要诗句,尊重普通人的追答张野 鹊桥仙 寿王赵公时八十 鸾台钟吕,瀛州房杜 。
荣贵康宁天付 。
三公勋业四朝臣,不胜似,*溪渔父 。
朝廷【尊敬】,君王知遇 。
香满春风玉树 。
十分寿比老彭年,恰喜庆陈栎 西江月 代毕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御史乘*刚直,庑车揽辔澄清 。
先声应播五羊城 。
一道凛然【尊敬】 。
庵外疏花破玉,枝头佳实调羹 。
催归不入秉钧衡 。
岂但动公诗兴 。
黄人杰 鹧鸪天 挺挺君家有祖风 。
任馀庆尚无穷 。
钓鳌莫问当年事,汗马须收第一功 。
何日是,梦维熊 。
麦光摇翠浪花红 。
一【尊敬】为祈难老,要作人间矍铄翁 。
赵长卿 浣溪沙 密叶阴阴翠幄深 。
梅黄弄雨正频频 。
榴花照眼一枝新 。
缑岭有人今毓粹,飞凫不日簉严宸 。
一【尊敬】寿太夫人 。
蔡其矫 伤它来时有如滚滚的乌云,铺天盖地,气势凶猛,一霎时把光明都吞没了,还带来吓人的闪电和雷呜 。
于是,临到一场倾盆大雨,好像白帐子笼罩四境,高山大河全消失了,只见草木倒伏,路面沸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