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学习总结 1: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 。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齐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由www.smesun.com整理]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
宦海浮沉qq姓名
之后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 。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 。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 。对此 。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 。”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 。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 。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 。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 。之后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校园标语
国难见臣忠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 。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 。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 。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 。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 。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 。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 。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 。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 。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 。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虎口脱险 。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 。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 。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 。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 。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 。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