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怎么写?( 五 )


品读着这么灵动有趣的美文,孩子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悦的,都被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深深折服了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想尝试着创作一篇美文 。
先仿课题 。通过探讨,一个个拟人化的作文题目出炉了:《苗寨的“美”》、《喀纳斯的“秀”》、《日湖的“青春活泼”》……
再仿结构和语言 。因为有了范文的引路和老师的指导点拨,学生在布局谋篇时,完全没有问题,就是遣词用语得花心思 。不过,学生写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有几个学生的习作投稿后即被录用发表 。
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材尽其用,就能让阅读和写作的互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就能让习作教学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 。
超越,在万山之巅,永无止境,但我会执著前行,争取让自己的习作教学上有所作为,尽其所能让自己的学生获益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怎么写?


天,我们组六人进行了“同课同构”中的做课活动 。为了讲《索溪峪的“野”》一课,我们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上网下载了许多有关索溪峪的图片,如百丈峡、一线天等 。我想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积累些写景的好词句,体验到索溪峪的奇妙,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我在课上提问学生对“野”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阅读文本,欣赏下载来的图片,分析不懂的词语,最后问学生们索溪峪美不美,有什么感想 。一堂课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满怀激情的我毫无放弃微笑和甜美的语调 。
这样美的索溪峪,我没有去过,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那“野”的山,那“野”的水,那“野”的猴子,甚至感觉着自己就是那“野”的人群中的一个 。为什么学生们课下不谈谈自己的感受呢?难道他们没有体验到──是的,就是这样,一堂课中,学生也读了,也听了,也讲了一些词、句、段,但是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 。所以,一堂课下来,并没有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自然那些图片、动人的词句随着下课的铃声也过去了 。我自认为的一堂好课,满堂的激情,就这样的过去了 。
我和同事谈论山水有关的课文时提到最多的是《桂林山水》,景色多美啊 。而读小学时,学完《桂林山水》之后,总没有今天的想象 。教了这堂《索溪峪的“野”》,我才明白:十几年的生活体验,为我想象插上了翅膀 。没有来自生活的体验,再美的文章,也只是一篇文字 。那么,一堂好课,也应该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起步,对照着走进文本,最终才会沉浸在文本的美妙中 。下课了才会恋恋不舍,回味无穷 。
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质上是“逗”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风筝用线“牵”在手中,“牵”到自己的设计中 。应该是学生自己走进去,和老师一同欣赏,一同谈论分析 。虽然课讲得不成功,但我明白了:我遗失了学生的童心,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的 。更重要的一点应该记住,学生没有教师那么多年的人生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