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那一晚》《别丢掉》诗歌鉴赏?( 二 )


第三个时段再次转折,如果前两个时段是缅怀过去的感喟的话,“那一天”则以虚拟的语气对未来作展望而涂上了一层亮色,“走”“跨”“射”因“希望”的轻巧,“顶层”对“层层的阴影”的意图挣脱,“蜜”“滋润”对感伤的稀释 。“带羽翼的箭”“满弦”多么的迫切!作者似乎要对前面暗设的问题作一个交结了,联系上文出现的“岸上”,可得出“你”可能还在当初“我们”分定的地方,还继续耕种“你的”“红花儿”“黄花儿”,直到成了生动的“花园” 。“鸟般的歌唱”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本能,是不计回报的,然而“我静候你的赞赏”,赞赏什么?看来所有的问题只能在最后一句得到解答:与前面透明,干净,甜美的气息相比,实际上“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却是现实的落寞;与行动上的“静候”冷静相比,实际上是心里难抑的“私闯”的激流 。一个情感的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的理智承受而又不甘,理想情感受阻却又不能自已,既为他人获得理想情感而欣慰,现实中自己又难以放弃情感的复杂心态 。“船”作为一种从彼岸到此岸的承载工具便获得了一种深刻的隐喻意义 。“那一晚”和“私闯”又散发出一种怀旧和经年难掩的惆怅,特别是“我要”、“你要”以一种不容置疑的主观口吻把真实用一种假设语气表达出来,更显出一份含蓄、蕴籍 。
全诗在意象的闪回、组接中紧跟潜意识的浮沉,与一刹那的感悟遇合 。诗人的“创造形体颜色,给音声保留长短节奏,它给直觉意识、情感理智以及整体的快惬”也体现在诗歌审美的追求上,如意象的瑰丽、气氛的迷离、想象的奇特,这些意象的排列组合,随着诗情的起伏而流动,情景交融有古典主义的风格,场景画面却又具有现代主义的色彩,使得全诗在朦胧中透出色彩鲜明、怅惘而又明朗的抒情气质 。而其婉约、隽永的风致类似宋人小令,讲求文法的凝炼、节律又有唐人绝句的遗韵 。诗人以其娴熟的文字技巧和对于美术造型建筑艺术的驾驭也体现在诗行当中,如色彩的鲜明、动态的描摹,视点的多变,从低高、近远、外内、清晰迷离,都显出构思上的独特性 。诗行大致压韵,有尾韵可寻,前一句有散步的自由,后一句有跳舞的节律 。意象具有可视性和建筑特点,精微地传达出由低沉压抑转向轻快中的忧伤,特别是一个“顶层”使伤感的情绪又得到提升和清洗 。
在形式上又体现为对音乐性的节奏和意境统一性的追求,有西方乐章的特点:如果说第一时段的柔缓舒放是一支小夜曲的话,那么第二时段则是沉郁迷离的狂想曲,第三时段有多声部的混谐:轻快的小行板,声、光、影、形幻化闪回、游移恍惚的奏鸣曲,最后逐渐化为弥漫着忧伤的协奏曲……语序上的倒置避免了平淡,转折又显得曲折跌宕,结构上的退回过去又抵达将来、延宕开去而又兜转回来,在虚与实之间穿来插去、沉重与轻灵之间腾挪,在推进当中而又压抑到极点、句式上的错落反复似倾诉又似急不择言,理智、情感、理想、现实的冲突、撞击、悖反、错杂而产生一种奇妙的张力、一股荡气回肠的悱恻缠绵……她的渴望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可见一斑,由此也见出她做到了新月派关于创作的主观情绪的客观化和理性节制感伤的审美追求 。
在这里,没有幽怨,有的是理智认取分定方向的生活,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缱绻和物是人非、难系流光的遗憾 。无论如何幻变,过往的一切正如作者在另一首诗里所言:“仍要保存着那真”!
别丢掉的作品原文
原文如下: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简析 《别丢掉》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林徽因 。
其写于1932年,刊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文艺》 。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 。
《别丢掉》是林徽因为纪念徐志摩遇难一周年而创作的怀人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 。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著名的诗人,林徽因和徐志摩一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 。
早年他们在英国发生的恋情,虽然无果而终,却奠定了这种关系的基础 。
然而,在他们全部感情交往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徐志摩的热情、直率以及这种感情对他短暂一生的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