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东青的诗句( 三 )


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鸿鹄歌 。
诗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海东青”是古肃慎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这里的神指的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
在神话中海东青是一个浑身燃烧着巨大光、火和热、挥舞着巨大翅膀、永不停歇、永远怒翅飞翔的鹰神形象 。
在通古斯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达斡尔语等 )中,海东青的发音熊库鲁、宋昆罗(jongkhurun),肃慎、女真、诸申、诸神、朱理真,都是满语juonshen(jushen),这些都是同一个词不同汉译和转译 。
可以说海东青就是肃慎(满洲)民族的族名 。
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 。
也可能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巨大鸟类,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很有可能是肃慎地(古东北)大荒之中的九凤 。
后世海东青形象渐小,是海东青世俗化的结果 。
今天我们看到的“海东青”是满族人民用于狩猎的猎鹰,中文标准名称矛隼 。
满族是以射猎著称的民族,其先祖肃慎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 。
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 。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
富育光老师写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写到天雕来自亨衮河以东,满族话叫它松昆罗,意思是天雕从亨衮河飞来的 。
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 。
一说海东青可能是矛隼,它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 。
《清朝野史大观》中这样描写了放鹰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 。
海东青都是野生野长,由人捕来驯化后再以供助猎之用,由于海东青不易捕捉到和驯化,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 。
因此,当时的可汗贝勒、王公贵戚,为得名雕不惜重金购买,成为当时一种时尚 。
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 。
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 。
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 。
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 。
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 。
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
诗词也很多`如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有没有关于蒙古的诗句?
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
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
“敕勒川,阴山下”,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
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