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赏析( 四 )


——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
——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 。
——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以《我爱古诗文》写一篇作文,以《观沧海》为主要内容 。
内容一定...
三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李白的《静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每当我吟起这首诗的时候,在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阵又一阵亲人雷鸣般的掌声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这首《咏柳》便是我们必需要会背的古诗了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中年级了,要背的诗也越来越复杂了 。
像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这些古诗可都包着浓浓的情意啊! 我是越长越大的,古诗也是越长越大了 。
高年级了,成为了同校弟弟妹妹的大姐姐了,当然学的古诗要更上一层楼了,要不然,这个大姐姐不是白当了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就是课本上的一首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想报答的诗了 。
古诗文,从小到大,你一直伴我成长,你是我的好伙伴啊! 我愿意在古诗文的海洋里成长 。
《咏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限热爱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