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描写很好的居住环境的诗句( 五 )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他这种关心农事,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值得肯定的 。
对作者寄慨田园的诗歌,我们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
方东树说:“‘桑麻日已长’以下乃申续乐意耳 。
只就桑麻言,恐其零落,方见真意实在田园,非喻己也”,这评价是符合诗人创作思想的 。
但也曾有人违背作品原意去任意比附,以见微言大义,把这首诗硬说成是政治诗 。
如元人刘履说;“然我之生理有成,而志愿已遂,但恐天时变革,霜霰凋伤而零落同于草莽耳 。
盖是时朝将有倾危之祸,故有是喻 。
然则靖节虽处田野而不忘忧国,于此可见矣” 。
其实完全是牵强附会,歪曲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
我们认为结尾两句忧念农事,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假雕饰 。
全诗质朴自然,不借典故,不用丽藻 。
叙事写物,朴实无华;抒情遣兴,真切直率 。
语言明白省净,韵味幽深,耐人咀嚼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上首写桑麻,这首写种豆,在组诗上次序井然 。
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 。
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 。
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 。
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