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艺》读后感怎么写?

《三国演艺》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一本《三国演义》,使我爱不释手 。里面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轻财重义的关羽、奸诈无比的曹操、仁义的刘备 。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介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 。
“官渡之战”主要是由于袁绍不听别人的好言相劝,才遭此大败,而在这场战役中,袁绍的兵力多,占优势,就是因为袁绍不善于用人的结果 。就连曹操也说过“如果袁绍善用人,我对冀州连正眼都不看”
“赤壁之战”于“夷陵之战”中,曹操与刘备的兵力都占优势,可最后还是败了 。曹操被周瑜用火攻破,而刘备也是被陆逊火烧连营攻破 。相比之下,刘备不如曹操乐观,他在危难中还大笑了三次,还依然说:“北方还是我的 。”而刘备兵败后竟自觉无颜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
《三国演义》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 。虽然他很奸诈,也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但是他善用人,曾颁布过好几道《招贤令》引得无数豪杰来投 。曹操那里都形成了“猛将如云 。谋臣似海”的局面 。
他的五良将之首张辽,曾经差点活捉孙权 。就连吴国的小孩儿只要一听到“张辽”这两个字,就吓得不敢哭了 。
里面的许多故事,如“诸葛七擒孟获、关羽水淹七军、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等一个个故事都能够使我不厌其烦的去读它,去品它 。
《三国演义》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以为自己最厉害,永远都不能骄傲,否则就会让“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再次重演 。

《三国演艺》读后感怎么写?


读《品三国》有感
在初中时,我便接触到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年少时心似镜明,不容杂质,因此我与许多人一样,随着罗贯中的写作倾向,将曹操视作奸雄!直到高中,无意间听到老师说《三国演义》其实带上了浓重的个人情感,不能作为正史来读 。我才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曹操这个人,其实除了他的奸诈,他也未尝不是雄才伟略的呢?
在我扫除了对曹操偏见的同时,又恰巧看到易中天的《品三国》,他也以同样的姿势来欣赏了这个人,顿时有了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快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国历史,虽在开篇时,作者解释是以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来写这本书,但在这本书中,我更多的看到了易中天的思想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