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两相思的七律诗( 三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七》李商隐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什么描写相思之苦的古典诗歌
1、《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
邓丽君根据这个唱过《思君》2、《蒹葭》(出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邓丽君根据这个唱过《在水一方》这两首诗都是非常经典的相思之作,邓丽君的演唱版也非常好听 。
请问古诗《相思》的诗词意思是什么?
相 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
2、采撷:采摘 。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 。
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 。
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 。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 。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
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 。
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 。
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 。
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
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
“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
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