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香菱学诗》有感怎么写?( 三 )



读《香菱学诗》有感怎么写?


了解了香菱学诗的过程,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看勤奋来取得成功这一点无可厚非 。
但是,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香菱那种主动求知的精神 。
不难发现周围的许多同学整天埋头写作业,可是成绩却没有什么起色,亦或是没有取得持久的进步,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丧失了求知的精神,遇到难题就放弃不做,又或者是做一道算一道,不去探究本质,这一点是最为致命的 。
第二点 。是香菱学诗得到了良师黛玉的指点 。才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换个说法便是技巧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事实上 。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 。我不喜欢玩弄什么技巧,看出本质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然而,事实显然很残酷,征引老师的话说就是“一就是一,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 。”我自己也深感到这一点能够探寻到本质 。当然是最好,然而在其他时候,的确应该用一些技巧,这些技巧一般来自他人,尤其是老师的指点 。也可以从书中,在网上学习,这些都是极好的 。
在我眼里,那些在我们这种教育制度下取得成功学生,一是天才,二者则是将勤奋与技巧推上极致的人 。
香菱学诗教会我们,勤奋加上技巧,便是成功的秘诀 。

读《香菱学诗》有感怎么写?


《香菱学诗》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讲得是黛玉师傅教香菱如何做诗和香菱如何学诗的事 。只是短短的一个小回,却蕴含了愈多道理,而这些道理,都有一个共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在香菱学诗中,香菱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个乡官人家,却在三岁时被拐,长大狐被薛霸买去做了妾,后随其进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贾宝玉把她带到了大观园里给自己作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激起了香菱学习写诗的欲望,却被宝钗笑“得陇望蜀,劝其缓一缓”,但这也无法阻止香菱求学的欲望,急切的找到了林黛玉
而黛玉教导香菱读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香菱学会识记,理解运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为黛玉知道只有让香菱明白识记是基础,理解能帮助识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才能作出好诗 。成为“诗翁” 。最后香菱不负众望,理解了作诗的技巧,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她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这“白”“青”两字也似天理,但这两字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像是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这“余”字和“上”字形容的正是如此,联合实际想到那年上京去,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明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但是香菱运用到现实也就是说自己作诗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黛玉见香菱学得如此之妙就借昨夜月亮让香菱作诗 。起初,香菱作了一首诗,黛玉批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香菱听了,默默回来,连房也不入,只有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含笑,默默天地至公,香菱做出来拿与黛玉看 。黛玉说:“还是不好,过于穿凿,还得另作 。”香菱自以为很妙的诗被说如此,于是思考不断,结果在梦中出现,这不就是灵感么?不就应了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