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参军壮志诗句( 四 )


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 , 上联直抒胸臆 , 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 , 是比义 。
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 。
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 , 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 。
上句说“有花”应怎样 , 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 , 下句说“莫”怎样 , 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 。
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 , “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 , 似分实合 , 反复倾诉同一情愫 , 是“劝君”的继续 , 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 。
“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 , 力度极强 , “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 。
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 。
这里的热情奔放 , 不但真率、大胆 , 而且形象、优美 。
“花”字两见 , “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 , 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 。
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 , 使诗句琅琅上口 , 语语可歌 。
除了形式美 , 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 , 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 , 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
有一种歌词 , 简单到一两句话 , 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 , 反复重唱 , 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 , 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 , 有往复 , 有变化 , 一中有多 , 多中见一 , 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 , 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 , 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 。
一般情况下 ,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 , 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 。
此诗一反常例 , 它赋中有兴 , 先赋后比 , 先情语后景语 , 殊属别致 。
“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 而以物起情 , 又有兴的作用 。
诗的下联是比喻 , 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
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 , 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 , 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 , 既形象又优美 , 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 , 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 , 形象思维 。
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 , 这层意思 , 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 , 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 , 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 。
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 , 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 , 多有艺术说服力!
求一些比较虐心的句子,以及有故事的诗词,同样是虐的,诗词注明出...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 , 黄縢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 。
东风恶 , 欢情薄 。
一怀愁绪 , 几年离索 。
错、错、错 。
春如旧 , 人空瘦 , 泪痕红浥鲛绡透 。
桃花落 , 闲池阁 。
山盟虽在 , 锦书难托 。
莫、莫、莫!唐婉 钗头凤 世情薄 , 人情恶 , 雨送黄昏花易落 。
晓风干 , 泪痕残 , 欲笺心事 , 独语斜阑 。
难 , 难 , 难!人成各 , 今非昨 , 病魂常似秋千索 。
角声寒 , 夜阑珊 , 怕人寻问 , 咽泪装欢 。
瞒 , 瞒 , 瞒!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 , 幼年时期 , 正值金人南侵 , 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
这时 , 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
唐诚有一女儿 , 名唤唐琬 , 字蕙仙 , 自幼文静灵秀 , 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 , 两人青梅竹马 , 耳鬓厮磨 , 虽在兵荒马乱之中 , 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