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时间消磨意志”的诗句有哪些?( 四 )
因为我相信,人生是要我们面对的,不是逃避的,我们可以伤心但决不能沉溺和逃避三思行 ■1.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平衡,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 。
头脑冷静、善解人意人倾诉2.旅游 当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应到大自然中去 。
有利促进机体健康 。
心理愈容易平静 3.读书 读感兴趣书,读使人轻松愉快书,读时漫不经心,随便翻翻 。
那么,尘世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 4.听音乐 音乐是人类美好语言 。
听好歌,听轻松愉快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中而忘记烦恼 。
放声唱歌...
谁能帮我写首诗吗?9月1号的生日,想感慨一下时间过得很快和一个人...时间快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百川到海,何时西归?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落幕的诗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希望能帮到你哦 。
求纳兰容若的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的翻译 或者可以这麽说,纳兰容若这首〈采桑子〉,所流露出的是一种化浓情为淡语,从而刻意稀释离恨的悲感: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 。
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 。
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首先由语言的运用来看,通篇清空如话,不著一字穠丽 。
不仅遣词自然平浅,在叠句的形式上,显是效李易安体 。
自花间、北宋以来,词谱〈采桑子〉上下片的第三句,原不必重叠上句 。
自从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创出叠句的变体,别树一格之后,於是不少词人也摹拟李清照的形式,将原本不须叠句的上下片第三句重叠前句 。
以下引录李易安的〈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 。
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
其中「阴满中庭」与「点滴凄清」是为叠句,如此可起节拍复沓、舒徐动听的效果与情韵,后人也效此手法以增添词情 。
例如辛稼轩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 。
以结构与文字特色而言,纳兰容若的〈采桑子〉,承自易安体的叠句重韵形式,其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也与易安相似 。
基本上,纳兰词有多数作品皆以情语入词,直抒胸臆 。
而善用寻常口语填词、不事雕饰的特质,这一点恰与清照遥相呼应 。
上文是浅谈形式结构与文字风格,紧接著便就纳兰原词内容加以赏析: 一、上片点出时间背景与情境氛围 首句以问句发端,此又与清照的「窗前谁种芭蕉树」如出一辙,皆使用发问领起全篇 。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究竟是谁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萧萧的风声随之伴和;「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雨声亦复萧萧,如斯风雨之夜,词人唯有孤灯相映,独自听了一夜的雨,眼见灯芯燃尽、散作灯花,就这样,又消磨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
二、下片紧承上阕「瘦尽灯花又一宵」,扣住彻夜未眠,近一步诉说其百无聊赖的心绪: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不知道为了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独自意兴阑珊;然而偏偏「醉也无聊」,即使藉酒沉醉也难遣满怀愁情 。
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都难以逃避的苦闷究属何为呢?写到此处,倏然笔锋一转,荡出一句「梦也何曾到谢桥」,既属全篇之总结,更是全篇之关键,於是所思之人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读者便可豁然明白,此词当是一篇思念之词 。
所谓「谢桥」,代指谢娘所在之地 。
谢娘者,或谓名姬谢秋娘,於唐宋诗词通常泛指所恋之美人 。
在此处纳兰容若是重新翻用北宋晏几道的名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注二),相形於小晏的梦魂自由不羁能与伊人欢会,纳兰便反用其意,不禁沉痛的追问:纵能入梦,又何尝真能如愿到访谢桥,重与离人相聚吗? 梦境岂能随心所欲的掌控?词人势必早已切身的体验到,尽管他的思念是如何热烈,梦境却始终不曾如人所愿,一如纳兰另外的词句写道:「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注三)纵然佳人入梦也难逃「好梦由来最易醒」的悲哀,更何况能心想事成与情人梦里相逢?那是多麽的幸福与艰难呀! 记得在《红楼梦》里第一百零九回中,宝玉在黛玉死后日夜悬念,然而黛玉芳魂竟不入梦,描述宝玉的怅然,原文如下: 宝玉在外面听著,细细想道:「果然也奇!我知道林妹妹死了,那一日不想几遍?怎麽从没梦见?想必他到天上去了,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儿 。
- 时间,比眼睛更能识人
- 时间,验证了人心; 金钱,见证了人性!
- 南瓜|吃南瓜变黄怎么退黄需要多长时间
-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读后
- 如果人生只剩三个月
- 待老
- 王长杰医生提醒治疗子宫腺肌症要纠正“宁可用激素,也不喝这个中
- 子宫腺肌症病人为何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试中药心不死”这想
- 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 “大无畏者”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