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有这种一首诗( 五 )


大雄无与并 , 苍浑莫之先 。
倏忽阴晴异 , 逡巡起伏迁 。
云腾致雨气 , 水泻在山泉 。
偃蹇非松意 , 因人委婉传 。
坐观瀑楼中对雨 晴望诸奇峰 , 雨看两飞瀑 。
黄山当吾前 , 晴雨皆悦目 。
范成大 浮丘亭 知郡望黄山 , 有浮丘、容成峰 , 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
黟山郁律神仙宅 , 三十六峰雷雨隔 。
碧城栏槛偃双旌 , 笑挹浮丘为坐客 。
岩扉无锁昼长开 , 紫云明灭多楼台 。
云中仙驭参差是 , 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 , 东望蓬莱愁弱水 。
谁知芳草遍天涯 , 玉京只在珠帘底 。
他年麟阁上清空 , 却访旧游寻赤松 。
我亦从公负丹鼎 , 来属刂砂床汲汤井 。
汪道昆(明) 九龙潭 摩天积石递灵湫 , 客子寻源到上头 。
吴楚江分双白发 , 轩辕宫近九垂旒 。
昆仑西北星连海 , 瀑布高低汉倒流 。
忽漫盘空云气合 , 群龙应奉帝车游 。
龚自珍(清) 黄山铭 予幼有志 , 欲遍览皇朝舆地 , 铭颂其名山大川 , 甲乙期 , 滞淫古歙州 , 乃铭黄山 。
我浮江南 , 乃礼黄岳 。
秀吞阆风 , 高建杓角 。
沈沈仙灵 , 浩浩岩壑 。
走其一支 , 南东磅礴 。
苍松髯飞 , 丹砂饭熟 。
海起山中 , 云乃海族 。
云声涛起 , 轩后之乐 。
千诗南穷 , 百记徒作 。
惜哉夏后 , 橇车未经 。
惜哉姬王 , 八骏未灯 。
中原隔绝 , 版图晦冥 。
硅升壁瘗 , 赧岱惭衡 。
岳飞 翠微寺 经年尘土满征衣 , 特特寻芳上翠微 。
好水好山看不足 , 马蹄催趁月明归 。
白猿 登崖越险涉丛荒 , 喜遇群猴俯首降 。
中有白猿能练武 , 前来向我索刀枪 。
赖少其 天都峰赋 若非大手笔 , 难画黟山图 。
云来天欲覆 , 日出地吐朱 。
墨酣夹风雨 , 一点为天都 。
图成神鬼泣 , 百岳竞狂呼 。
吁嗟乎 , 余生八万九千岁 , 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 。
刘海粟 题莲花峰特写 芙蓉削出叠穠华 , 七度攀登弄紫霞 。
架壑有松皆翡翠 , 凌霄无石不莲花 。
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 七十二峰七度攀 , 此身宁复在人间 。
八五游历曾非梦 , 疑昔登临未定山 。
有路篱雀飞不到 , 无知松柏老能闲 。
要从何处寻丹嶂 , 莫使匆匆卤莽还 。
始信峰画松林 黄山多松林 , 此峰独神秀 。
天风撼翠涛 , 劲骨弄清瘦 。
守此岁寒姿 , 敢谓冰雪厚 。
岂不怀栋梁 , 永养山中寿 。
许 国(明) 朱砂洞 藜杖穿风度涧松 , 朱砂洞口白云封 。
三珠树上一声鹤 , 人在芙蓉第二峰 。
陈 亮(南宋) 谒金门 送徐子宜如新安 新雨足 , 洗尽山城袢溽 。
见说好峰三十六 , 峰峰如立玉 。
四海英游追逐 , 事业相时伸缩 。
入境德星须做福 , 只愁金诏趣 。
李东阳(明) 咏黄山寄程太守式之 怀君旧是云中守 , 归去黄山尚卧云 。
欲借剪刀峰下景 , 好裁一半与平分 。
陶行知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 , 足迹未到黄山前 。
黄山之神如有灵 , 应已记过万万千 。
我身未到黄山巅 , 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 , 峰峰与结梦中缘 。
泰岱匡庐虽奇异 , 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
人生为一大事来 , 丈夫志在探新地 。
屈指三万六千场 , 归老黄山终有日 。
此日终须到 , 此约今日立 。
黄山与我愿毋违 , 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
老 舍 黄山小诗 天都奇伟海云幽 , 莲蕊莲花高入秋 。
欲识黄山真面目 , 风华半在玉屏楼 。
关于五台山诗词 北望清凉山 【宋】 苏 轼西登太行山 , 北望清凉山 。
晴空浮五髻 , 晻霭卿云间 。
余光人岩石 , 神草出茅菅 。
何人相指拟 , 稍稍落人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