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未”和”暮”字的唯美古诗词有哪些?

含【未】的古诗词:
1、欲减罗衣寒未去 , 不卷珠帘 , 人在深深处 。——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翻译: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 , 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 , 寒气尚未完全消歇 。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 , 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 , 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 , 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 。
2、晴雪小园春未到 , 池边梅自早 。——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带有“未”和”暮”字的唯美古诗词有哪些?】

翻译: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 , 春天还未到 , 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 。
3、归来池苑皆依旧 , 太液芙蓉未央柳 。——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回来一看 , 池苑依旧 , 太液池边芙蓉仍在 , 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
4、蒹葭萋萋 , 白露未晞 。——佚名《蒹葭》
5、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含【暮】的古诗词:
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翻译: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 , 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 , 分外寒凉清朗 。
2、天将暮 , 雪乱舞 , 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翻译: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 , 白茫茫一片 , 水天一线 , 何等壮阔 。
3、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翻译:傍晚夕阳斜照 , 微风吹过湖面 , 蝉鸣不歇 。夜晚降临 , 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 , 煞是可爱 。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
4、暮蝉声尽落斜阳 , 银蟾影挂潇湘 。——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翻译: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 , 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 , 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 。
5、红板桥头秋光暮 。淡月映烟方煦 。——柳永《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翻译:红板桥头秋天的夜晚 。月色映着淡淡的雾气 。

暮过山村古诗词答案 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 , 诗人路过一座山村 , 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数里闻寒水”.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 , 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而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 , 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首联点题 , 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颔联 , 重点描摹山区萧骚阴森的景象:“怪禽啼旷野 , 落日恐行人.”“怪禽”大概是鸱鸮一类的鸟.这种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 , 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 , 山区渐渐暗黑下来 , 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写声写色 , 声色均骇人听闻.诗的境界幽深险僻 , 自是贾岛本色. 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 , 一路行来 ,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 , 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初月未终夕 , 边烽不过秦.”边烽 , 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 , 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秦 , 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 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 , 烽火点燃起来 , 没有越过秦地 , 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 , 山区更显得阒静 , 安谧.这时候诗人逐渐走近山庄. 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萧条桑柘外 , 烟火渐相亲.”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 , 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 , 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 , 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 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结句“烟火渐相亲” , 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诗人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敏锐 , 体验深刻 , 又着意炼句 , 因此 , 诗里的心理刻画也显得细致入微而耐人寻味. 诗的布局以“寒水”开始 , “烟火”告终 , 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 , 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 , 从惶恐而至欣慰.山区景物采用移步换景法描绘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而不断变动 , 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发展.这样 , 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 , 有开阖 , 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 诗的形象写得险怪寒瘦 , 境界幽深奇异 , 在中唐诗歌中确实别具一格.明胡应麟推崇“浪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从风格这一角度上看 , 这一评语也说得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