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 六 )


读什么书如何读
一、范围要宽广 。文史哲要看自然科学也要看 。写散文的更要看诗和小说 。我读过《时光简史》这几天读《万物起源》很受教益 。如果能选到讲自然的文学书籍那再好但是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之类 。
写作是一种积累面宽了积累才能厚重 。如同垒东西底盘大才能垒得高 。读书量要大我前几年每年读五十来本有人说好多其实不多比人家一些读书人还少得多 。
二、读经典 。何为经典就是历经很长时光还依旧流传的那些书 。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给我们选出来的是时光老人给选出来的 。读经典的原因一是能够汲取无尽的营养二是很多经典作为一个读书人是绕但是去的 。比如四书、诗经、楚辞、史记、唐诗宋词等等作为一个读书人不读是说但是去的 。
经典如何读?读原著再读评介或者同时读不能只读评介不读原著 。不能被原著吓住 。我读四书读得迟就是早先被吓住了一说四书五经就想到穷经皓首 。其实四书文字并不多《大学》一千多字《论语》一万三千多字《孟子》三万四千多字《中庸》也是三千多字 。下功夫来读还是能读过的 。读经典不能急要慢慢读反复读 。我读《红楼梦》《西厢记》大约有十多遍了吧 。此刻的古文都有注释和翻译例如《古文观止》就有译注本 。但注释翻译只是引路不能代替原著 。原著有些话一旦翻成白话就少滋无味 。经典博大精深过一两年重读总会有新的收获可谓常读常新 。一本好书如何才算是读好了?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读到能把自我喜欢的一些段落背下来终身受益写作中会不知不觉用上 。必须要读原著评介是靠不住的 。我认真读过《论语》读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同时还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张石山先生的《被误读的<论语>》、李零先生的《丧家狗》同时还听了《鲍鹏山讲孔子》《于丹讲论语》 。在以上所说这些书中大概于丹的最为流行普及但恰恰是于丹的最不严谨最不靠谱 。《论语》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于丹熬制了一锅心灵鸡汤又从《论语》树上摘几片
叶子揉碎撒在鸡汤锅里然后就吆喝快来喝这是《论语》汤 。
我此刻读微信也很多我经常提醒告诫自我多读经典少读微信大家也就应经常这样提醒自我 。
三、读喜欢的书 。喜欢了自然能读进去读进去就有收获 。有人说只读喜欢的书会不会像一个人只猛吃喜欢的食物吃出毛病来?不会且不说读书毕竟和吃饭有差别就是一样了也不会出毛病因为喜欢会转移 。年轻时喜欢大气磅礴感情洋溢的文章正所谓少年作文气象峥嵘 。随着年龄增加喜欢就慢慢向深沉转移再老一些就向平淡转移 。前两天为讲这个我特意翻翻八九十年代我的文章抄录本子有古剑的《悼笔》、刘成章的《读碑》《安塞腰鼓》、贾平凹的《好读书》《一棵小桃树》《闲人》《棋人》、高建群的《陕北论》还有什么《教师》《散淡》《以为》等小文章 。早年间很喜欢过《我还没有见过长城》《觅渡觅渡度何处》以为是天下第一等好文章此刻看就不如当年那样激动了 。看见一篇文章一本书喜欢得不行那就反复读吧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学习 。《我与地坛》我读过不知多少遍听朗诵也不知多少遍了 。某一段时光喜欢一个作家那就把他的作品收集起来一并读 。古文我喜欢史马迁、曹操、陶渊明最喜欢苏轼买过他的几本集子 。韩愈一般不喜欢柳宗元感觉他的文章不流畅大约与我性格有关喜欢水不太注意山或许生在北方山看得太多了 。现代作家我早先喜欢鲁迅此刻也喜欢喜